只要不放弃核心技能的打磨,年轻人多换几份工作没有问题

时间:06-24 编辑:佚名 手机版

【23xiu.com - 爱上秀-教育信息门户网】

公关是一项怎样的工作?

传统公关与互联网公关有怎样的不同?

甲方与乙方,究竟哪一方技能更胜一筹?

师北宸,曾任凤凰科技主编,Linkedin中国公关经理,正阳公关合伙人。首次在采访中透露自己的职业生涯,深度解析公关行业的职业本质:这是一门实践的学问,只能在实践里学到真本事。

从业十余年,他先后做过运营,媒体,公关相关领域的工作。

“赶在一个变化的中国,自己也经历了多种职业,正是这些经历为我带来了看待公关行业的多种视角,积累下写作,公关传播领域的核心认知。”

  

半年成为知名科技专栏作家,27岁升任凤凰科技最年轻的主编

毕业三年,他在一家互联网创业公司做运营工作。

那还是早期的互联网创业,他经历了公司由10人到30人的发展变化,后因公司发展瓶颈问题导致个人职业发展受限,他选择了裸辞。

裸辞的间隔年,他开始投入大量的精力在科技写作上。

每天订阅五六十个英文网站,仔细研读,这个过程中他总结出一套自己的写作理论——“要产出一篇高质量的文章,需要十万字的积累,100:1的概率才能培养出一个作家高质量的写作水平。”

对文章的严苛标准使他很快成为彭博商业周刊、纽约时报中文网、FT中文网,网易科技,虎嗅,36氪等知名媒体平台的特约专栏作家。

因为低产出和冷门内容,也有不少编辑奉劝他说:“你写的内容很好,但怕是传播量不会好,不如写些更大众化的内容。”

师北宸坦言,自己当年写的专栏高度聚焦在科技领域,大部分解析介绍国外互联网产品的趋势情况,而当时,国内科技圈的风气是喜欢大而全的分析文章,谈论国内公司和产品多,自己这种理性分析国外产品和公司业务的实在少见,自然阅读的人不会太多。

“但是,那段时间帮我养成了非常好的写作习惯,我过去是个不读书的人,那之后我不仅读书了,思维眼界开阔了,更是掌握了多种写文章的技巧。最核心的是培养起了搜集信息的能力,专注力,我学会了如何高度专注地投入到一件事情中去,最高效快速地了解它,掌握它。这项技能让我受益至今。”

半年之后,他高质量的文字专栏遍布主流科技媒体,成为各个媒体的科技专栏作家,就在此时,他收到了一封来自凤凰科技的邀请函,邀请他担任凤凰科技的主编。

与那些从记者苦熬十几年才能成为主编的人相比,师北宸只写了两年的专栏就得到了主流媒体的认可,这让他更肯定了自己的写作能力同时下定决心要好好打磨这项技能

然而,主编的工作机会给予他机遇的同时也带来巨大的挑战。

“当你坐到主编的位置上时,就会发现一些不妙的事。”

主编的生活最让他不适应的在于对自我的怀疑。

“27岁成为了这个部门里的领头人,这不是一件值得骄傲的事情,我的危机感告诉我,门户的媒体时代正在没落,这个领域的人才在流失。“

“在当时,写作是我的核心的技能。我坐到那个位置的时候,发现自己已经不需要写作了,甚至说,我写的东西会被认为代表了官方的立场,反而不能随便写了,喜欢的东西反而用不上了。”

这样的生活对于危机感意识很强的他而言,着实引发了系列的焦虑。

“身为主流门户网站的主编,可以有很多出国的机会,很多国家的免费旅游,有不少打着各样名头的礼品,这是事实,但当时我觉得这很不真实,我的人生年纪轻轻就这样了吗?”

师北宸承认,那时候的他还是个不折不扣的宅男,只会写文章做内容,管理运营一个门户网站的频道也远没有做内容这么简单,空降的主编要处理同事关系,了解每个人擅长做什么,如何沟通管理,共同推进项目的执行。

管理一个部门对他来讲,压力要大于膨胀。

而27岁的他更希望自己把重点放在对于内容层面的技能打磨上。

“那时候,我想去一家成长型的公司,人才密度更高的的地方。现在很多的鸡汤文都在写要去最顶级的地方,去最优秀的公司,遇见最优秀的人,制造平台的压力,这样才能高速的成长,躺着都能成长。当时没有这些文章,但我也是这样想的。真正学到身上的本领,经历的生活才是最重要的。”

就这样,一年之后,他主动请辞了这份名利双收的工作。

  

主编之后,他成了一位市场专员

很多主编从媒体转型到公关的时候,都轻易拿到了公关总监的offer,面对这一现象,当年的师北宸却有完全不同的想法。

”我在媒体里做的是不错,可是媒体和公关是两个不同的工种,技能要求和业务属性都不同,我怎么能做公关总监呢?当时也有很多大公司挖我去做公关总监,但title对我来讲没有太大的吸引力。”

“我过去经历过10~30人规模的早期创业公司;我也在凤凰网这样上千人的大型上市公司里工作过,接下来我对工作的考量是:1、得去一家高速成长的创业公司,不是大公司,也不是初创公司,大家都高速成长你不知不觉也会被迫成长;2、人才密度足够大,当把你扔到一个聪明人足够多的地方时,你能跟所有人学东西;3、公司文化和价值观我必须认可,不认可的不愿意去。”

后来,师北宸加入了当时两百人左右规模的豌豆荚,负责游戏与广告业务的市场工作。

而在当时,他得到的大概仅仅是一个专员的岗位 。这一高开低走的职业发展让过往的很多同行和前辈为他惋惜,有的戏谑他说:“你好贱啊。”

“豌豆荚的内部管理风格类似Google,非常扁平化,所有人只有三个层级:三位Cofounder、Manager及员工,我的直属老板是Manager,这么算起来不就相当于其它公司的’专员’。”

在豌豆荚的工作,对于他来讲是一场性格属性的历练。

“改变最多的是个性。媒体人很容易有高高在上的感觉,年轻的时候也很傲气,但是那段日子,我接触到了公关的业务,它需要同很多人打交道,尤其是对待乙方的公关公司时,我提的很多的需求会被他们的客户经理挡回来,如果我学会沟通,是可以调动他的积极性的,但当时不会,这个过程中就不断在磨练个性和沟通能力。”

  

那一年,他经历最多的是晚上十二点下班,投入在公司各式各样的传播需求和内部沟通中。

尽管如此,他依然不放弃写作,写作范围也不再局限于科技,而是立足于客户的需求,广泛涉猎各式各样的写作内容。

“学习让人拥有充实感,写作对于媒体人来讲是核心的能力,但是做公关,从企业的角度来讲对写作能力的要求相对宽一些,至少没有媒体那么高。公关需要很多其他的业务能力,比如跨部门沟通与协调、如何与老板沟通、对公司产品与业务的了解、消费者情绪洞察等各方面的能力。”

甲方到乙方,没有落差,重要的是人生真正积累下什么

加入领英是在一年半之后,当时,领英只是一个二十人的团队,算是海外入驻中国的创业团队。

“这样的团队前期一定是高速成长的。”

鉴于对公司品牌的信任,以及成长发展空间的衡量。他接受了领英中国公关经理的offer。

谈及自己在领英的一些满意项目,他说“这是一场互联网时代的新公关和旧公关的结合,是一次很棒的工作经历。”

为CEO打造个人品牌,是他当时的主要工作之一。

“国内的很多科技、财经、创投类的核心媒体都有所曝光,这样大面积持续的传播,在公司前期创造了良好的舆论背景和声势。”

“北上广深是第一批传播的城市,人们对于新产品的接受度很高,而且领英早期的用户跨国公司的员工也比较多;第二批传播,则到二三线城市进行路演与媒体沙龙,与当地媒体做好沟通。”

他总结上述的工作还是立足于传统公关的方式进行传播。

在新的时代里,公关工作也是要进行整合和新业务拓展,因此在领英也做了不少新的尝试。

数据报告以及新媒体账号的尝试都获得行业内部的认可。

领英的人才数据报告,深入到行业人才发展趋势的数据反映,纳入全球人才数据体系,拥有行业权威,深得各大公司的信任与肯定。

每到一个城市就发布这个城市的不同行业人才构成及人才流动数据报告,当地媒体和用户都非常喜欢,领英作为一个人才大数据平台的价值也得到了媒体和用户的认可。

领英的行业新媒体账号,在百度百家等行业媒体平台经常获得推荐。

“有一次在香港大学为CMO训练营做的培训课,以企业内容建设的角度讲过这样的运营案例,后来得到了很多公司市场高层的反馈说没想到可以从这个角度去做行业内容的传播。"

"当时这个案例,我是带着一个实习生,我和她每周开两次会,然后她去找选题、撰写然后我再给意见,这么操作出来的。”

然而,在领英的事业刚刚有所发展的时候,他又做了让同行大跌眼镜的选择:从甲方企业到乙方公关公司。

甲方公司在合作关系里往往处于上游,乙方属于服务向的公司,他的这一举动让很多人费解。

“十年来,我选择工作的唯一标准就是能否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专业成长,和甲方乙方没有关系,和职位头衔没有关系。”

“在甲方,了解的是公司的产品,业务线,能做的模块比较窄,而且公关在绝大部分公司是相对边缘的职能部门,如果你希望能力真正得到呈现和认可,在甲方能施展的空间有限;但是在乙方可以对接很多的公司,了解更多企业产品,我在专业上是一个好奇心很强的人,乙方公司本身就是一个平台型公司,这一点很吸引我。因此,我去正阳公关做了合伙人。”

在乙方的工作经历,师北宸评价自己非但更加精进了自己写作的能力,而且接触到更多商业层面的业务。

“过去这一年半多,每天都在开会,见各种客户,每天会有很大的信息量,这些人在所属的领域都很牛,很多客户都是创业公司创始人,与职业经理人不同,他们每天都面临公司的生死存亡的问题,和他们接触一方面能迅速学习和了解这个领域最前沿的发展”

“另一方面,如果能让一个创业公司掏出三五十万来和你合作,也是一件非常具有成就感的事情。你要知道,从创业公司那里拿到30万的预算比从一个大公司的职业经理人那里拿到30万预算的难度高好多倍。如果Hard模式能挑战下来,Easy模式那也不愁。”

“除了能从创业公司那里拿到传播预算,在大公司那里我们也收获了很多乙方公司很难收获到的认可。比如,我从领英到正阳之后,发现几乎所有的客户对我们都客客气气的,非常尊重和认可正阳的工作,最严厉的客户恐怕是我,因为我老是不满意。”

“我知道很多做Agency的经常会被客户骂,而我们几乎不被骂。去年一家上市公司的客户,给自己全集团的市场工作评选十大案例,一共五个评委,其中三位是他们集团市场部的高层,剩下两个评委是我们创始人和我。乙方做到这个程度,说明人家是真心认可你们的专业能力。”

“过去这几年,我分别从好几个朋友那里收获了「你是我见过的人里成长速度最快的」,这些人都是社交面比较广的人,所以他们的评价还是有一些可信度。我所带的team中,有一位team leader说:一个月没和你出去开会,发现你又有进步了。我也很意外,自己是那种每天一起工作的人都能看得到明显进度的人。因为离得越近的人是越难发现发现你身上的变化的。”

“我的成长模式很简单:找到你所在这个领域最牛的人,然后用学徒思维去学习。我以前的学习方式都是这样的。在如何做乙方公关这件事情上,我就是向大宇(正阳公关的创始人)学习。他在事件营销上有天赋,现场就能蹦点子、想创意,营销除了执行,比拼的就是创意能力了,正阳在这两方面都俱佳。

“《乔布斯传》的作者艾萨克森形容乔布斯是一位拥有「现实扭曲力场」的人,大宇是我在现实生活中见到的也能配得上「现实扭曲力场」这个词的人。每天开会,我就把他的想法都记录下来,总结成一个「点子宝典」。我不是一个创意型人才,但我是擅长观察、分析和总结的人,我就不停观察分析总结,硬生生把这些东西拿过来。我也对身边的朋友说,我是因为大宇,才真正喜欢公关这个行业。”

大量的客户需求和交流,让他由一个不善言谈的人变成了一个善于交流演讲的人。

“这些都是工作对于我的塑造和改变,在这些改变里,我看到自己真正意义上的成长。这才是工作的意义。”

只要不放弃核心技能的打磨,年轻人多换几份工作没有问题

十余年从业经验告诉师北宸,公关是一门实践的学问,不能单纯在书面上的案例中学到真正意义上切实可行的方法,这门实践的学问必须要融入时代的变化,只有在实践中才能学到真正的本事。

  

“做好一件事需要很多专业领域的视角。只要打磨一项核心技能,多换几份工作没有问题。”

无论是做媒体还是做公关,师北宸都没有放弃持续写作,对于写作的研究也更加深入精细化,这使得他成为在行写作课程中最受欢迎的讲师之一。而这项技能的长期打磨也为他带来了自信和新的机会。

问及职场新人,职场转型人如何才能最快速度融入公关圈子,了解公关业务?

“如果想学专业能力,在乙方会比较好。可以系统的了解公关的流程。”

甲方与乙方对于公关从业者的要求不太一样,乙方更注重专业素质培养,甲方更注重内部沟通能力和为自己争取资源和空间的能力。

“如果你不想成为专业人士,想做一个很好的甲方,你需要有更好的沟通能力,与上级的沟通,跨部门的沟通。”

“我不推荐没有公关经验的人去创业公司做公关,因为在创业公司里你是那个最懂行的人,这样你的成长会受限。如果是没有从业经验的话建议去一个大公司,去了解真正的模块和行业。如果去乙方的话,建议去一个小的公关公司,这样可以尽可能多的接触业务,而不至于一个萝卜一个坑地缓慢成长。一般而言,中小型的乙方公司更能学真本事。”

长达十年的从业经验之中,师北宸用自己的经历证明了在这个变化的时代中,职场人士个人的成长已经不能用传统的晋升思维来衡量和考核,那些聚焦在真正意义上的技能层面,才是一个职场人最珍贵的职业精神和品质,也是职业本身对人的塑造意义。

七芊:职场专栏作家,Linkedin,智联,插座学院等多家职场平台邀约专栏作家;国内多家媒体访谈撰稿人,前搜狐视频市场公关经理。关注职场中的态度人与有趣事,分享实用的职场学习信息。微博@七芊;微信@七芊职场物语(qiqianwuyu)

师北宸:“想和我聊更多话题?我在【饭团】等你!”

过去七年,因为写作让我认识了很多有趣而有才的朋友,帮助我持续钻研探索一个领域深入思考,还是我工作中最为重要的一项技能。很多人是为了写作而写作,但我会在饭团中告诉你,如何打造你的个人品牌。我也会与大家分享我在这个领域的思考、观察和收获。

你可以在我的饭团看到这些内容

1、大家碰到任何困惑都欢迎向我提问,我都会知无不言;

2、我会与大家分享阅读与写作方面的优秀文章与思考;

3、以及在写作之外,我们应该如何打造个人品牌。

 

【猜你喜欢】

1、小小银球飞起来_700字

2、大灰_650字

3、给——战争中的伙伴们_800字

4、一步、一步、又一步_650字

5、长大_750字

6、去成都欢乐谷_750字

7、第一次坐飞机_750字

8、谢谢有你在_700字

9、小行为,大道德——读《做一个有道德的人》有感_800字

10、一滴小水滴的价值_800字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