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心理测量在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中的作用

时间:07-01 编辑:佚名 手机版

【23xiu.com - 爱上秀-教育信息门户网】

  【摘要】心理测量,是指依据一定的心理学理论和操作程序,给人的能力、人格、心理健康等心理特性和行为确定出一种数量化的价值。在就业形势严峻的今天,心理测量在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中的作用越来越受到人们的普遍关注。

  古语有云:“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在科技迅猛发展,而就业形势日益严峻的今天,心理测量正发挥着现代“伯乐”的功能,它为大学生正确规划自己的职业生涯、合理就业、实现人力资源的优化配置提供了科学依据。

  心理测量按其功能可分为能力测验、智力测验和人格测验,它透过测试个体生活态度、需求模式、职业兴趣和信念态度等方面,来探求人们工作的内在动力。

  一、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现状的启示与思考

  根据相关的数据显示,虽然部分大学生确定了自己对将来职业的定位,但却有将近一半的大学生缺乏对自己所选职业的了解,一半以上的大学生从来没有进行过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这充分说明了大学生对职业生涯认识的不足。另一方面,在许多大学,职业生涯规划课只在大三、大四才开设,绝大部分学生认为,就业指导课很虚,很不实用,信息量小,内容陈旧,上课的教师又“太业余”,他们要么缺乏理论基础和对职业生涯的指导意识,仅仅就事论事,要么就空谈理论,对实际的就业情况并不了解,不会规划大学生的整个职业生涯。

  大学应该是一个人人生中最美好的时光,然而由于大学生对自己探索的不足,致使他们找不到明确的发展目标,对未来备感茫然和彷徨,在学业上,变现为焦虑、缺乏学习动机,甚至以睡觉、游荡、打牌、赌博等方式消磨光阴,大好的时光就这么浪费掉了。直到毕业,许多学生还不知道自己应该干什么,适合干什么,哪些事情最重要,对择业一片茫然。生涯探索不足严重妨碍了大学毕业生就业的成功,影响了学生未来的发展。因此,在大学期间对于加强大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指导,是非常必要的。

  大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大致分为四个阶段:大一是职业认知和规划,大二是基本能力和职业素养的培养,大三是定向职业指导,大四是为就业准备与就业指导,这四个阶段都与心理测量密不可分。

  二、心理测量在大学生职业规划中的作用

  2.1使大学生认识自我。 职业选择的基本前提之一是认识自我,大学生只有正确地认识自己的各个方面的特征,在职业选择时才有依据。在认识自我的基础上,才能够形成自我职业概念。

  许多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评价自我表现的能力,对自己的生理状况、兴趣爱好有一定的了解,然而因为知识和经验的不足,他们又对自己的心理特征、气质类型、人格类型,自身能力与所要求的职业是否匹配茫然不知,多数学生对于自我认识和自我表现的评价还十分模糊,甚至是自相矛盾。心理测量,一方面从大学生的智力、创造力、能力、人格和心理健康各方面对大学生进行全面描述,说明他们的心理特性和行为,能够让学生了解自己的特征,自己属于那一种类型,另一方面,可以对同一个人的不同特征进行比较,确定自己的长处和弱点,避免盲目性。

  2.2引导大学生量身定制职业生涯规划。 “男怕入错行”,许多的大学生对自己的职业方向困惑不已,他们担心“一失足”的选择不但使自己在职场上事倍功半,甚至半途而废,浪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影响长远发展。心理测量能够预测个体间的差异,推测某个个体在未来某一领域成功的可能性。在职业规划中,学生应根据心理测量结果,承认个体差异,重视个人性格、兴趣、能力和价值跟不同职业的契合,客观地定位自我,明确职业规划、树立就业信心。学生通过“霍兰德职业倾向在线评测”以及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状况的调查表等的专业评测,能够清晰地发现自己职业兴趣的倾向性,早做准备,未雨绸缪,帮助大学生在骑驴找马的过程中节省更多时间。心理测量能为大学生“量身定制”自己的将来就业的目标提供强有力的依据,帮助大学生结合实际,给自己的将来一个合理的定位,避免学生少走弯路。

  2.3扬长补短,提高大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心理测量的结果客观、全面、科学,不但可以为学生就业咨询提供参考,帮助学生了解自己的能力倾向、性格特征,确定自己最有可能成功的职业和专业,规划自己的职业生涯,同时,又能帮助大学生查明心理问题或心理障碍,并有针对性地治疗,同时了解自己的弱项,以便及时“补过自新”,扬长避短,不断完善和优化自我。

  学生的个性不是一成不变的,就业逆商和跟情商、智商一样,都是可以通过训练提高的,学生的个性能够通过有针对性的培养得以优化。优化大学生个性、就业逆商能够促使学生接受就业的新理念,增强学生在择业和就业过程,乃至将来的人生过程中的抗挫能力,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竞争意识、自我发展能力和创业能力,当出现逆境时也能够以积极的心态克服危机,甚至“转危为机”,增强学生的竞争力,帮助其实现人生理想和价值。

  三、要将心理测量纳入到大学生就业职业指导工作中来

  综观国外职业指导的历史,心理测量随着心理科学的发展就开始兴起,国外学校的就业指导工作主要依靠心理测量来进行,心理测量支撑了国外职业指导的理论依据,美国几乎所有学校都设了专门的职业指导机构,聘请了专门的指导人员,日本也设有学生择业的的“出路指导部”,而在我国几乎刚刚起步。在职业生涯规划课程中,只有通过心理测量,才能够掌握学生的性格气质、兴趣爱好、一般能力倾向、特殊能力、职业适宜性等方面的大体情况。只有将这方面的材料收集起来,才能够帮助学生了解自己,制定职业规划。鉴于此,我们要建立学校职业指导的专门机构。我国虽有职业指导机构,但很多都跟别的部门进行合并,这就削弱了职业指导的作用。为了改变现状,可建立学生的个人职业档案,将生理测量和心理测量结果纳入其中,并定期更新。这样做既有助于我们了解学生的最新职业动态,又能使学生从中发现个人职业潜能的发展状况。

  四、小结

  目前,作为一种全新的就业指导方式,心理测量已经在我国高校的就业指导工作中,得到较为广泛的应用,取得了可喜的进步,另一方面,这也是对我国高校的就业指导工作提出的全新的挑战。我们有理由相信,随着心理知识的普及,心理测量还会在职业生涯规划和辅导、职业选择方面发挥更为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谢威士、杨晨,学校职业指导及其发展新理念[J]. 安徽教育学院报,2007,25(1)

  [2]王荣新,心理测验在高校就业指导中的作用[J].辽宁教育研究,2007,(3)

 

【猜你喜欢】

1、小小银球飞起来_700字

2、大灰_650字

3、给——战争中的伙伴们_800字

4、一步、一步、又一步_650字

5、长大_750字

6、去成都欢乐谷_750字

7、第一次坐飞机_750字

8、谢谢有你在_700字

9、小行为,大道德——读《做一个有道德的人》有感_800字

10、一滴小水滴的价值_800字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