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xiu.com - 爱上秀-教育信息门户网】
写在前面:从最新或2022(历届)年起,中国每年将向世界卫生组织交5000万美金,但是,在世卫组织的7000名雇员中,中国雇员只占40人左右,管理者更是寥寥无几。未来的中国势必将成为世界第一大经济体,届时,中国教育能否培养出管理世界的人才?
就目前来看,这个答案是否定的。“脑袋跟不上发展”,这是摆在中国教育面前的不争事实。对此,“教育与中国未来30人论坛”围绕中国教育与人类命运共同体,探讨了当前中国教育的弊病与创新,为未来教育的发展提供了新思路。搜狐教育独家为您呈现现场的精彩演讲。
黄全愈 美国迈阿密州立大学亚洲(亚美)研究中心主任、教授,热门书《素质教育在美国》作者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这是一句在美国教育界广为流传的中国古谚,这个古谚的背后有一个小故事。某一天,一个小孩来到河边,见到一个老头在钓鱼,鱼已经满筐,老头把鱼给小孩,小孩不要,他对老头说,请您把鱼竿给我。一不小心这个“给”字就泄露了人类走向共同体的天机。
这句话被美国人为中文翻译为:给我一条鱼,今天就吃完,教我钓鱼,终身受益。虽然这个翻译有点别扭,但是抓住了一个“教”字。鱼竿是器物,器物是可以给人的,但是思想和技能是不能给的。“鱼”可以给,但“渔”无法给,只能营造一个环境和平台去教、去培养。
孔子是提倡多元文化的鼻祖
从有教无类到多元文化。孔子办学的招生原则是有教无类,因此学生很杂,弟子三千,来自鲁齐晋宋陈楚等国家,既有贵族,又有平民,甚至还有父子同堂。当今多元文化教育与孔子的招生原则不谋而合,现代教育把建设一个多元文化的校园看作教育的优质生态环境,哥伦比亚大学招生办公室执行主任弗达先生专门给我解释,怎么样通过招生去创造多元文化校园,他说我们还有一个非常强烈的信念,无论是课内或课外,学生之间能互相学到东西,因此由有着不同生活经历的学生组成的群体能给校园带来巨大的贡献,而这些不同的经历是无法通过考试来核查的。弗达先生说的就是美国学校十分重倡的多元文化校园的学术生态环境。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许多人不理解,为什么一个大哲学家最重要的著作头三句话竟然是那么平淡无奇、简单浅显。我反对著书解的研究方式,但是被迈阿密大学任命为孔子学院的院长在揭碑仪式上需要讲几句话,我对这三句话进行了一番提问式剖析。我问了为什么时常学习要和远方的朋友联系起来?为什么近邻不行?非得远道而来的朋友,远的意义何在?在孔子眼里多远才算远?为什么时常向远道而来的朋友学习是愉快的事情,为什么不愠别人不知的才是君子,这个不知的别人是否包括远道而来的朋友等等。
要回答上述问题,一定要思考如下答案:因为远会带来很多不同,因而要时常学习,近墨者黑,近朱者赤,所以不要近邻的同色,而要远方的异色。古代的时候没有邮件,没有手机,没有微信,也不知天多大地多宽,从鲁到秦就是天下,跋山涉水,周游列国,人们的语言、服饰、饮食、习俗文化都不同,而且越远越不同。后来有了进步以为印度是西天,于是去取经,所谓取经不是被动地等,有朋自远方来,而是主动走出国门去学习。
因为远带来的好奇是学习的动力,所以不亦说乎,因为远带来差异,所以诸子百家的互相学习会有一个过程,甚至是漫长的过程,也因此要向君子一样不因别人的不知,故子曰君子和而不同,所谓“杂交出良种”,隔得越远越不亦乐乎。孔子的这三句话讲的就是多元文化,对我的非著书解的提问式发言美国同仁都大摇其头,又大点其头,摇头是感叹,点头是认同,他们说了,想不到两千年前就有人大力提倡多元文化,原来孔子是提倡多元文化的鼻祖等等。
只认分不认人,学生仅此一类同质化高
我把孔子这三句话说成多元文化不能说没有道理,但是也有演绎之嫌。
有教无类的本义是在招生时不歧视他人,而不是一种主观上刻意营造多元文化的教育方略。更是因为招生的无类,客观上形成了学生的背景、特点、经历的多元化。
“文革”结束后,中国也曾经有过77、78级藏龙卧虎、五花八门的校园文化,我们中有在塑料凉鞋上钉铁掌的县城干部,有用小楷毛笔抄《左传》的工人,有退伍军人,有华侨子弟,有“红二代”,还有很多很多。尽管当时大学禁止谈恋爱,但是大家“侃大山”就是取之不尽的宝藏,上厕所都能找到几个人才。藏龙卧虎、五花八门的生源本身就构成了校园文化的无价财产。
现阶段,很多学校没有把招收不同特色背景和经历的学生作为办学方略,仅仅以成绩划分学生的好坏,以为成绩好的学生在一起就能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问题是高考的招生标准是“只认分不认人”,结果是学生不是无类,而是仅此一类,同质的太多,特点太单一,甚至优点和缺点都相似,因此学术生态结构是不健康的,因为没有了无类,因此欲哭无泪。
大自然中,森林就好像一个多元文化的王国,有各种各样的动物,大的小的强的弱的天上飞的地上跑的,正是这种互相制约的生物链、互相依存的生存环境使得森林生机勃勃。如果森林只有森林之王--狮子,其结局一定像曾经强大到没有敌手的恐龙一样自生自灭。
同理,一个最佳教学环境、一个有利于学生发展的环境应该是一个兼收并蓄、五花八门、藏龙卧虎的地方。这就是为什么哈佛曾经把165个高考状元拒之门外却收了一个流浪女,普林斯顿拒绝了许多名校尖子却收了一个卖了大量童子军饼干的黑人女孩,伯克利在千千万万的申请者中请来一个退伍军人流浪汉,这从整体看有利于营造多元文化的学术生态环境。
不管两千年前孔子是否刻意通过营造多元文化来促进教育发展,但是弟子三千,七十二贤人却是客观的结果。尽管现代教育对多元文化的认识已远远超越孔子的有教无类,但不可否认的是这种共通性融汇在上下两千年、纵横数万里之中,这就是走向人类教育共同体的过程。
讲到多元,人们往往想到的是教学内容的多元、教学方式的多元、教育手段的多元等等,校园的多元生态结构对中国的教育现代化来说还是一个全新课题,这个有利于学生间、师生间碰撞出思想火花,是人类教育共同体的一块思想基石。
“十条腊肉”打破招生不公
教育公平是一个古老和现实的问题,每一个人都有受教育的权利。但是孔子的招生原则有一个小小的前提,主动交”十条腊肉”作学费,尽管孔子招生时不看家庭出身、不看政治面貌、不看聪明愚钝,但他的有教无类还是有类的,以交不交学费为分类的标准。难能可贵的是孔子的”十条腊肉”打破了当时只有贵族才能接受教育的不平等状况。哈佛也有有教无类,但不是“一刀切”。哈佛采取“三合一”的录取原则,高考成绩+平时成绩+综合素质。哈佛实行更人性、更公平的录取原则,录取学生时完全不考虑家庭经济状况,只用“三合一”的标准来衡量学生是不是他们想录取的人才,只要他们想收,即使学生的父母穷得叮当响,照样录取。
招生办审查申请材料时绝对不能到资助办公室去看申请者的家庭收入资料。当招生办把录取名额送到资助办公室以后,学校将根据学生的家庭经济状况来决定提供多少资助。如果学生父母每年只能提供一千美元,哈佛每年需要5万美元,缺口4.5万元,这就是学校需要补足的缺口。我们常常看到国内媒体声称某某某获得哈佛全额奖学金,这除了证明某某某合格录取之外,还说明某某某很穷。当然如果你是超标的富家子弟,一分钱不能少。
哈佛曾自豪地声称,给家庭年收入低于6万美元的学生提供免费教育,获得这种不断免交“十条腊肉”的学费,而且吃住还是免费的学生约占招生总人数的四分之一。美国顶尖大学的录取原则和收费政策更人性、更公平、更合理、更科学,难怪在“三合一”的指挥棒下美国的素质教育生机勃勃。
要走向人类教育共同体,中国教育必须进行否定之否定的再生。我们曾经有过最朴实、最本真的教书育人的崇高教育目的,孔子根本没有给他的三千弟子或七十二贤人打过什么A-、B+C或者F,可惜教书育人的本质逐渐被淘汰,被以选拔为目的的科举制度颠覆。公元2000多年前,我们实施有教无类的招生原则,可惜现代科举也就是高考选拔功能使得各级学校在义务教育阶段就被划分为重点和非重点,这种选拔和淘汰功能伤害了义务教育有教无类的平等原则。
我们曾引以为豪的因材施教可以说是古代版的多元智能理论基础,因为人的智能是多元的,因此施教时要因才,这不恰恰是以人为本的素质教育施教的根本原则吗?可惜应试教育使得“因材施教”演变为“因考施教”的教育,如今别人在耐心地培养孩子的调研能力,我们却急功近利地缘木求鱼,“填鸭式”地强行喂鱼。
作为革命性的制度创造被称为第五大发明的科举制度更彰显了教育在政治上的潜力,可惜这种制度选拔出来的人才没有反思制度的异化,反而去强化这种制度的异化,使得手段也就是考试变异为教育的目的。在科举被西方借到文官考核制度中打破世袭后,我们却成为分数的奴隶、考试的富翁。在分数面前人人平平等,把今天的教育异化为考什么教什么、考什么学什么的以教学为考试服务的本末倒置的教育。
我们曾经引以为豪的教育不就是当今发达国家在否定之否定的再生后推行的教育哲学、教学原则、招生政策吗?东西方之间无论是授人以鱼,还是授人以渔,是有教无类还是多元文化,是纵向的失而复得,还是横向的得而复失,都是在得失、失得之间融合渗透,在否定之否定中升华,成为人类共同的文明,成为人类教育的共享资源。
邓小平说“教育要面向世界、面向未来、面向现代化”,中国的教育复兴指向人类教育共同体,在恢复高考40年之际,让我们畅想未来,大步迈向人类教育共同体。
【猜你喜欢】